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对社会各行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人才需求的变化倒逼教育系统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转型和升级,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应对新阶段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要总结应对新冠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科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到高位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02 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良好前期基础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系列规划文件陆续发布。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教育新基建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前期成果,服务现实需求,于2022年3月1日上线试运行。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同步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显著丰富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渠道,创新了供给模式,有助于应对疫情防控、服务“双减”落地、赋能职业教育发展、创新高校教育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将引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模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变革,推动教育不断演进,助力重塑更加人本、开放、平等、可持续的教育新生态。 03 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系统推进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