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是计算机行业的“军工”,下游投入的决心、力度和确定性是明确的,行业、政府信创推进有望持续加速,最高层多次重点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长期主线。在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大趋势下,国企改革势在必行。“鹏腾”生态融合大趋势下信创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网络可视化在带来数据标准化和可读化的同时,为AI算力可视化、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及数据要素流通夯实“地基”。密码从小众走向标配,信创大势推动国产数据底座加密保护升级+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安全需求空前提升,数据防护从伴生走向先行,密码行业正式迎来从小众走向标配的拐点。
数据安全是对数据资产的保护,区别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有所交集,但却相对独立。网络安全是数据安全的基础。网络安全是基于边界的,边界内就是网络安全要守护的范围。数据安全是没有边界的,数据资产在哪里,数据安全就在哪里。
数据安全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正常运转的保障
数据安全是数据要素市场化的保障。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要产生价值,就需要被使加工、传输、使用。当数据“动”起来的时候,其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需要数据安全技术来维持,从而保障市场参与者的权益,促使市场正常运转。中国数据量庞大,数据风险造成损失较大。根据IDC数据,2022年中国产生的数据规模达23.3ZB,全球占比达23%,并有望在2026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生数据最多的国家。数据安全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数据事故带来的损失。
三维度看数据安全需求释放
1、近年全球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数据泄露所造成的损失进一步上升。未来随着5G高速网络普及、万物互联场景实现,数据有望迎来井喷期。面对快速增长的数据量,数据风险敞口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数据安全亟需重视。
2、近年全球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数据的重视程度,通过立法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的框架,企业数据安全合规要求进一步提升,有望带来数据安全产品需求的增加。
3、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我国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数据安全作为数据要素产业链核心环节,亦有望充分受益。工信部等十六部门在今年1月下发《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数据安全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行业领军企业产品矩阵丰富
数据安全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到数据处理、交换、销毁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涉及相应技术和产品,行业增量空间巨大。综合型网络安全厂商由于普遍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资金实力,布局数据安全领域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相关公司大部分在隐私计算、数据脱敏、数据泄露防护、数据库审计、防火墙、数据分类分级等领域有所布局,产品矩阵较为丰富。随着行业需求释放,部分公司数据安全产品的收入也进入到高速增长阶段。
数据安全更加需要对业务的了解,而不仅仅是基础安全
网络安全更多的是静态、状态性保护。而数据安全是过程性、流动性保护,要和业务紧密结合,了解数据属性,对数据进行有效分级分类,因此要求数据厂商对业务进行深入了解。
数据安全千亿市场,综合性和专业性厂商各显神通
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数据安全产业链参与者主要分为综合性安全厂商和专业数据安全厂商。综合性安全厂商的产品线较全面,销售途径较广。专业数据安全厂商对特定领域业务了解,专攻相应领域的数据安全产品。不论是传统网安巨头还是专业数据安全厂商,都需要转变自我,结合业务与基础网安技术,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国资背景厂商更具备社会信任度
公共数据安全涉及国计民生,数据安全厂商直接接触原始数据,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风控和效率,国资背景厂商更具备社会信任度。国资背景厂商在平台、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因此央国企在数据安全建设中承担主力军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